台的才情風範成為五四一輩來台學者的典型,然而在彼時的政治氛圍下,他對早年的經驗諱莫如深——包括了戰時所寫作的《亡明講史》。
坐落在台北東區黃金地段,加上捷運開通後帶來人潮,每年營業額突破新台幣400億元不過,增資案涉及偽造文書,高院判決相關承辦人有罪定讞。
後來,李恆隆將太流股東權利轉移給新加坡麵包物語(Bread Talk)集團主席郭明忠,郭明忠成立天義公司,要求經濟部撤銷2002年太流違法增資登記。Photo Credit: Ted chou12 CC BY-SA 3.0 好景不常,納莉颱風造成台北市淹水,連帶讓SOGO百貨暫停營業影響到母公司太設集團,此外,營建原物料飛漲,承攬公共建設的太設集團面臨龐大財務壓力,陷入兩頭燒局面。台北地檢署偵辦立委涉收賄案,今天由7名主任檢察官、27名檢察官帶隊,指揮調查局各處站兵分65路搜索,並約談立委陳超明、趙正宇、廖國棟、蘇震清及前立委陳唐山、徐永明與助理等63人,查扣新台幣920萬元現金。2010年,經濟部依法院判決撤銷太流公司6次變更登記,將太流增資後的資本額40億1000萬元,打回原始資本額1000萬元,遠東集團對SOGO持股瞬間歸零,失去經營權,遠東集團提起行政訴訟。最高行政法院於102年間判決經濟部、李恆隆敗訴,恢復太流公司增資登記,等同確認遠東集團為SOGO最大股東,握有實質經營權。
由於SOGO經營權爭議暴露公司法不完備,於是經濟部啟動修訂公司法第9條,明定公司設立或其他登記事項有違反刑法偽造文書印文罪章,經裁判確定,由中央主管機關撤銷或廢止其登記,利害關係人也可申請撤銷,俗稱「SOGO條款」。但李恆隆認為,不溯及既往沒有寫入條文中,也不是由主管機關說了算。説起來非常的意外,現在很少人再提這個名稱了。
他更體認到國民黨必須從脚踏實地,豐裕台灣的社會經濟、提升公民的民主素質做起。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從歷史宏觀的角度來解釋台灣地方文化的重要性和獨特性,以及中國民主化所應該走的路程的其實是蔣經國先生欽定的接班人李登輝先生。這樣的認可正是現代國家觀念的基礎,也是李先生的政治價值。如果今天有許多人對「民主」不再嚮往,如果他們要忘記李先生,理由或許就是他帶給台灣(以及中國)第一次的民主? 記得蔣經國前總統過世時,我還在香港教書,香港親國民黨的反共人士替他開紀念會,主持紀念活動的先生講述蔣經國對中國民主的貢獻,令人動容。
這就是因爲宋代有了相當豐富的文化(使得江南地方正式成爲中國文化的重心),也能提供百姓難得的安定生活,並保持與外國的穩定而平等的國際關係。從此他賡續了台灣人那種海闊天空的使命,要帶給東亞各國全體應該共同享有的平等而互助的理想。
從他退下總統的職位到今天正好經過了二十年,二十年是會使很多人的記憶模糊,而如果李總統的理想不被既得利益分子認同的話,那麽新一代的人當然就更無法去想像究竟李登輝曾做了些什麽有意義的事情。這就是偉大生命的弔詭。宋代三百年間,除了偶爾的「地方叛亂」之外,各地的州縣政府相當能維持合理公平的運作。我相信從陳寅恪以降,中外各地的學者對宋代文化的解釋都是出自這樣的認可。
從比中國更早出現對尼采的介紹,到精美的彩色套印的解剖學教科書,到接待梁啓超、歡迎五四運動,到推動議會請願,不一而足。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對於李前總統最好的稱呼就是當時流傳了相當一陣子的「民主先生」癌症發生中位數63歲,男女癌症新確診各約五萬人 國健署癌症防制組組長林莉茹解釋,每年各醫院會先統計新確診癌症病患,隔年對衛生單位申報總資料,次年再整併處理資料,需等診斷確立才能收錄。比較男性與女性新癌發生人數,男性有5萬9297人,每10萬人口約335.7人發生癌症。
男女各增加5.7人與11.9人。林莉茹解釋,癌症人口增加,如老化、環境、遺傳、生活習慣等因素外,另一項發現癌症主因的因素,就是癌症篩檢逐漸普遍化。
女性有5萬2387人,每10萬人口約281人。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可以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
新冠疫情降低癌篩意願,國健署下半年將推社區篩檢計畫 不過讓人憂心的是,今(2020)年新冠情影響下,2020年上半年癌症篩檢率下降。例如:女性乳癌發生率大幅上升,但新發生都是早期癌症,存活率都能有九成以上。每2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以降低41%癌症死亡率。文:陳敬哲(NOW健康) 癌症時鐘加快16秒。Photo Credit: NOW健康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另一方面,王英偉也說,癌症是數十年不良習慣造成。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3至5成癌症可以避免,杜絕菸、酒、檳榔,做好體重控制、均衡飲食、定期篩檢,就能大幅降低癌症危險。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以降低吃檳榔與吸菸習慣的26%男性死亡風險。
都相當令人擔心可能隨著檢查人數下降,導致癌症患者無法早期診斷、錯失機會,等到末期有身體明顯症狀才到醫院。衛福部國健署發布2017年全台癌症發生數據,每4分42秒就有一人確診癌症,相對2016年4分58秒加快16秒。
圖:NOW健康製作 國健署癌症防制組林莉茹表示,2017年癌症發生年紀中位數,與上一年(2016)一致,都是63歲。圖/NOW健康製作) 健檢找出早期癌症提高存活率,有症狀才檢查多是末期 分析男性癌症之首大腸癌,確診期別最多是第三期,再來是第零期與第四期。
國健署統計,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降低70%子宮頸死亡率。但第三期才發現五年存活率就僅約七成,四期發現就大幅降低成13%,顯見癌症篩檢重要性,越早發現存活率越高。Photo Credit: NOW健康 衛福部疾管署統計,2017年每4分42秒台灣增加1名癌症病患,1年增加11萬1684名患者(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也可能前往職業場地,宣導癌症衛教。
但發生率增加死亡率卻下降,原因就在於國健署推廣癌症癌篩檢的人數增加,讓早期診斷處置機會上升,也就提高治癒率。但隨著人口老化與不健康生活形態,癌症發生人數恐持續上升。
同時也希望現場就能檢查,讓癌症檢查可以從醫院走出社區,民眾不需要到醫院,就能接受四癌篩檢。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可能民眾擔心害怕到醫院,四個癌篩檢的執行率降低,或發現可能罹癌後,前往醫院複診人數也減少。
整體作業花兩年時間,國健署就會發布最新十大癌症資訊。王英偉呼籲,如果沒有出現症狀,藉由篩檢找出癌症,大多是癌前病變或早期癌,馬上接受治療存活率都很高。
林莉茹解釋,藉由大腸癌篩檢,大多數都可以發現早期大腸癌,五年存活率都可以有九成以上全民健保實施:健保全額給付透析醫療,病患不需部分負擔費用,也因此透析人口會高。共病情形的前五名分別是: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糖尿病(Diabetes)、高血脂、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和癌症。但卻也是種沉默的器官,當腎功能出現問題的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所以多半要靠健康檢查才會察覺異樣。
在這當中,前三名都是三高慢性病,也因此,除了注意及控制飲食、養成運動習慣之外,控制體重、避免腰部肥胖、戒菸、少飲酒及定期健康檢查,都是防止三高的方法。腎臟是血液淨化器官,主要有四大功能,分別是: 清除廢物、排泄藥物 調整水分、體液,調整血壓 維持電解質與酸鹼度的平衡 製造和分泌荷爾蒙 當體內血液流經腎臟時,腎元(腎臟的基本組成單位)會過濾身體的廢物、水分以及電解質,成為尿液。
不當用藥:有些藥物可能本身具有腎毒性,直接造成腎臟傷害。當腎功能降到20%以下時,健康可能會出現嚴重問題。
另外,腎臟還會製造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活化維他命D3以維持血中鈣磷平衡,並生成腎素及血管張力素來調整血壓。慢性病及心血管疾病病人存活率提高:慢性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逐年下降,隨存活時間及罹病時間延長,併發腎病變的人數增加,相對地,透析人口就會增加。